一 、认识微乐麻将小程序
微信拼三张透视免费版是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线上麻将游戏应用 ,它集结了众多经典麻将玩法,如国标麻将、欢乐麻将、广东麻将等。凭借其简单易上手的操作 、公平公正的竞技环境以及丰富多样的社交互动功能,微乐麻将小程序吸引了众多麻将爱好者的关注与喜爱 。
二、微信拼三张透视免费版安装步骤
1. 打开微信 ,点击右下角的“发现 ”按钮,进入“小程序”页面。
2. 在搜索框中输入“微乐麻将”,找到并点击“微乐麻将小程序 ”。
3. 进入小程序后 ,点击“立即登录”按钮,按照提示进行授权 。
4. 授权成功后,您即可免费使用微乐麻将小程序提供的功能。
三、使用技巧
1. 熟悉玩法规则:在开始游戏前 ,建议先了解各种麻将玩法的规则,以便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微乐麻将小程序针对不同地区的麻将玩法制定了详细的规则说明,方便玩家查阅 。
2. 调整适合的难度:微乐麻将小程序提供了不同等级的AI对手供玩家挑战,您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合适的难度 ,以提高游戏体验。
3. 合理利用道具:在游戏中,您可以利用各种道具来增加胜算。熟悉各种道具的使用时机和效果,将为您的游戏之旅带来更多惊喜 。
4. 保持良好心态:麻将游戏中的输赢乃是常事 ,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过度追求胜利,享受游戏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5. 善用社交互动:微乐麻将小程序支持好友邀请 、排行展示等功能 ,您可以通过这些功能与其他玩家互动、分享游戏经验,提升游戏乐趣。
6. 多练习提高技巧:熟能生巧,通过不断的练习 ,您的牌技将会逐渐提高。微乐麻将小程序提供了丰富的练习模式,帮助您迅速提升牌技 。
7. 关注活动信息:微乐麻将小程序会不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参与活动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励 ,还能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请关注微乐麻将小程序的活动信息,不错过任何一次精彩活动。
8. 保护好个人信息:在微乐麻将小程序中,请务必保护好您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透露给他人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对于陌生人的邀请和信息,要保持警惕 ,谨防受骗。
总结:
微乐麻将小程序必赢神器是一款颇具特色的微信小程序,它不仅提供了经典多样的麻将玩法,还融入了丰富的社交互动元素。通过本文的介绍 ,相信您已经对如何免费安装和使用微乐麻将小程序有了清晰的认识 。希望这款游戏能为您的休闲时光带来更多的乐趣与愉悦!如有其他疑问,请随时关注我们的后续文章。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 ,专业,及时,全面 ,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尺度商业
你相信未卜先知吗?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向日葵,就发生了类似“未卜先知”的一幕。
9月7日晚间,向日葵公告重大资产重组股票停牌,在此前的9月5日(星期五) ,公司股价率先启动,盘中涨幅最高近14%,不仅创下年内股价新高 ,最终还以11.96%的涨幅收盘 。
这种“股价先行、公告随后 ”的“未卜先知”式剧本,让市场对背后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等问题产生疑虑,这也推高了外界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与重组方案的关注度。
向日葵此次重组 ,核心看点之一是跨界半导体材料领域。根据公开信息,向日葵并没有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资源布局,核心高管也并无半导体从业背景 。此次跨界 ,堪称一场 “豪赌”。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向日葵近2年第3次尝试跨界,此前两次分别瞄准光伏 、金属基陶瓷领域 ,最终均以失败告终。如今,向日葵再次跨界,能够打破跨界困局还是会重蹈覆辙,有待观察。
向日葵此次重组除了“向外跨界 ” ,还有“向内加码医药主业”的规划,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考量?
营收净利双降,
向日葵资产重组 ,一手抓主业一手抓跨界
向日葵是一家医药企业,主要从事抗感染类、心血管类、消化系统类等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涵盖抗感染药物 、心血管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等领域 。
在宣布重组跨界前 ,向日葵交出一份营收净利双降的业绩。
8月28日,向日葵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 ,同比下降8.33%;归母净利润116.07万元,同比下降35.68%。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22年以来 ,向日葵再次出现中报核心财务数据“双降”情形 。这背后,公司医药主业核心载体贝得药业增长承压,公司持有其60%股权。
根据2025年半年报,贝得药业实现营收1.44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1.58亿元出现下滑;净利润404.1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01.14万元几乎持平。2023年上半年,贝得药业的营收净利数据分别为1.50亿元和102.86万元 。
可见 ,2025年上半年,贝得药业虽延续了盈利态势,但相较于上年同期 ,净利润增速已大幅放缓,叠加营收同比下滑的压力,整体经营增长动能明显减弱。
向日葵此次重组 ,核心内容之一是收购贝得药业40%股权,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在贝得药业营收下滑且盈利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向日葵为何仍要加码其股权?
从数据层面看 ,贝得药业上半年营收规模与向日葵上市公司主体基本持平,且持续维持数百万元的盈利状态,属于医药主业中的“稳定盈利资产” 。
更关键的是,贝得药业剩余40%股权由绍兴向日葵持有 ,绍兴向日葵是向日葵实控人吴建龙控制的企业。这种关联属性大幅降低了收购谈判的复杂度与不确定性,能最快使贝得药业营收、利润全额并表,实现上市公司业绩规模的扩容。
向日葵加码主业 ,符合其战略规划 。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24年报中曾表示,未来将打造医药创新 、医疗器械和医药服务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先进制造和TMT等高科技产业集群。
在 “稳固主业 ”与“布局新赛道”的战略导向下 ,向日葵此次重组采取了“一手抓主业、一手抓跨界”的双线布局。布局新赛道即收购兮璞材料控制权。
据兮璞材料官网信息,公司致力于成为半导体市场电子级材料的一级供应商,产品主要涉及六氟丁二烯、三氟化氮等电子级气体 ,以及双 (叔丁基氨基) 硅烷等前驱体 。这类产品与向日葵聚焦抗感染 、心血管等领域的医药主业差异显著,几乎不存在业务协同性。
更关键的是,结合向日葵2024 年年报及 2025 年半年报 ,公司此前未在半导体产业链有实质性布局,仅子公司浙江隆向经营范围涉及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销售 ” ,但该公司已于2024年注销。
从管理层背景看,公司董事长吴少钦、总经理施华新的过往从业经历集中在证券投行 、医药领域 ,均无半导体行业相关经验 。
要知道,半导体行业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的显著特征,对于毫无相关积累的向日葵而言 ,此次跨界能否突破行业壁垒 、实现有效经营,有待时间观察。
这并非向日葵首次尝试跨界。2023年以来,公司就曾两次瞄准热门领域启动跨界计划 ,最终均以无果告终,此次跨界半导体材料赛道,跨界的可行性与持续性更受市场关注 。
2年3度跨界 ,
人才技术短板未补,能否打破困局?
回溯向日葵的跨界历程,2023年3月的光伏赛道重启 ,是其近两次失败尝试的开端。当时,向日葵公告,称与合作方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共同对向日葵子公司浙江隆向进行投资 ,以该公司为主体,经营 TOPCon 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
按照当时的计划,浙江隆向计划建设年产10GW TOPCon电池的生产线 ,首期建设 5GW TOPCon 电池的生产线,首期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5亿元 。向日葵在公告中强调,该决策是 “充分分析光伏行业现状、未来市场空间及公司技术能力” 后作出的 ,核心目标是为公司寻找新利润增长点。
事实上,光伏并非向日葵的“全新领域”。早在向日葵2010年上市之初,公司专注于高效晶体硅光伏电池的研发与生产 ,是国内少数具有自主技术并能规模生产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光伏企业 。
后来,受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向日葵业绩走势低迷 ,2016 - 2019 年营业收入连续4年下滑,从16.03亿元降至8.37亿元;归母净利润不仅下滑还一度亏损,其中2018年巨亏11.25亿元。
为扭转业绩颓势,2019年6月 ,向日葵收购贝得药业60%股权,开始向医药主业转型。当年12月,公司剥离了原有亏损的光伏相关业务 ,主营业务聚焦医药大健康。
但医药转型并未彻底解决业绩难题 。2022 年,向日葵归母净利润再次亏损,亏损金额113.87万元 ,这是自2020年转型医药健康以来公司首次陷入年度亏损。在这样的背景下,向日葵在2023年选择重回旧赛道,启动跨界光伏。
起初 ,光伏项目的推进看似顺利:2023年4月,向日葵就公告浙江隆向拟采购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金额约8.27亿元 。
但仅过5个月 ,2023年9月28日,采购合同终止,原因为拟租赁厂房交付滞后,导致TOPCon电池产品项目不能按期实施 ,并且当时光伏行业产业链主要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行。到了2024年2月,向日葵决定终止项目合作,浙江隆向最终注销。
不过 ,向日葵的跨界之路很快重启 。2024年3月,向日葵与合作方创立项目公司,主要从事金属基陶瓷相关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 ,可应用于光伏和半导体设备等领域。公司表示,本次投资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这一跨界举动迅速引发监管关注 。深交所在关注函中,要求结合前次投资光伏项目终止的具体情况及合理性等 ,说明公司短期内先终止并再次跨界投资相似领域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是否存在炒概念 、蹭热点的情形。
对此,向日葵在回复中否认炒概念、蹭热点 ,但坦诚公司此前未有金属基陶瓷新材料相关的人才及技术储备,本次对外投资依赖于合作方提供的人才及技术资源的引入。
此次跨界同样以失败告终 。2025年4月,向日葵表示,鉴于合作方提供的金属基陶瓷新材料产品经过多次测试 ,未达到相关技术指标,公司与合作方一致同意终止原投资合作协议及项目合作。
如今,仅过了5个月 ,向日葵开启近2年第3次跨界尝试,这一次跨界半导体材料,与前次跨界金属基陶瓷有着相似的短板:公司在半导体领域同样缺乏核心人才与技术储备 ,既无产业链资源沉淀,也无管理层经验支撑。
但不同的是,此次跨界并非单纯的 “向外跨界 ” ,还叠加了加码主业的动作,交易性质也升级为重大资产重组,相较于此前的项目公司合作 ,规模与复杂度均明显提升。目前,向日葵重组正处于筹划阶段,具体交易方案仍在商讨论证中 。
综合来看,前两次跨界光伏、金属基陶瓷均以失败收场 ,如今面对技术壁垒高 、研发周期长的半导体材料领域,向日葵能否打破跨界困局,在稳主业与开辟新赛道的平衡中找到重振业绩的解药?我们将保持关注。